自君之出矣
范云〔南北朝〕
自君之出矣,罗帐咽秋风。
思君如蔓草,连延不可穷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自从夫君离家外出之后,轻软的帷帐便常在秋风中哽咽。
对夫君的思念就如蔓生的野草,连绵不断永远不可能穷竭。
注释
自:自从。
出:出行。
咽(yè):哽咽,哭泣时不能痛快地出声。
蔓草:蔓生的草。
连延:同“联延”,连绵不断。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薄草靡靡,联延夭夭。”
赏析
《自君之出矣》是乐府旧题,题名取自东汉末年徐干《室思》诗句,《室思》第三章:“自君之出矣,明镜暗不治。思君如流水,无有穷已时。”自六朝至唐代,拟作者不少。这些拟作,不仅题名取自徐干的诗,技法也仿照徐干的诗。雍裕之这首诗(《吟窗杂录》载辛弘智《自君之出矣》与此诗相同,并收入《全唐诗》),模仿的痕迹尤为明显。这首诗表现了思妇对外出未归的丈夫的深切怀念,其手法高明之处在于立意委婉,设喻巧妙,所以含蓄有味。
夫君离家后,思妇独守空闺,终日沉浸于相思之中。往日梳妆,皆为博君一笑;而今君去,对镜簪花已无意义。她凝视妆奁,心生怅惘:“这宝镜为谁而明?”此言暗合“明镜暗不治”之意,较
简析
这首诗以思妇独守空闺为线索,借“宝镜为谁明”的闺怨与“思君如陇水”的呜咽,展现女子对夫君的忠贞与深切思念。通过化用典故、暗引民歌,将抽象的情思物化为流水意象,既承袭传统又推陈出新,以“曲喻”手法赋予诗歌多重意境与绵长余韵。
范云
范云(451~503年),字彦龙,南乡舞阴(今河南泌阳县西北)人,南朝文学家。范缜从弟,子范孝才。 48篇诗文 39条名句
估客乐四首
释宝月〔南北朝〕
郎作十里行,侬作九里送。
拔侬头上钗,与郎资路用。
有信数寄书,无信心相忆。
莫作瓶落井,一去无消息。
大艑珂峨头,何处发扬州。
借问艑上郎,见侬所欢不?
初发扬州时,船出平津泊。
五两如竹林,何处相寻博。
丽人赋
沈约〔南北朝〕
有客弱冠未仕,缔交戚里,驰骛王室,遨游许史。归而称曰:狭邪才女,铜街丽人,亭亭似月,嬿婉如春,凝情待价,思尚衣巾。芳逾散麝,色茂开莲。陆离羽佩,杂错花钿。响罗衣而不进,隐明灯而未前。中步檐而一息,顺长廊而回归。池翻荷而纳影,风动竹而吹衣。薄暮延伫,宵分乃至。出暗入光,含羞隐媚。垂罗曳锦,鸣瑶动翠。来脱薄妆,去留馀腻。沾粉委露,理鬓清渠。落花入领,微风动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