猛虎行
陆机〔魏晋〕
渴不饮盗泉水,热不息恶木阴。
恶木岂无枝?志士多苦心。
整驾肃时命,杖策将远寻。
饥食猛虎窟,寒栖野雀林。
日归功未建,时往岁载阴。
崇云临岸骇,鸣条随风吟。
静言幽谷底,长啸高山岑。
急弦无懦响,亮节难为音。
人生诚未易,曷云开此衿?
眷我耿介怀,俯仰愧古今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口渴也不能饮盗泉水,热也不能在丑陋的树木下歇息。
恶木也有枝,志士却多苦心。
志士整理马车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,驱马将要远行。
时势所迫,饥不择食,寒不择栖。
时光已经逝去,而功业却还未建立。
高耸的云朵接岸而起,树木的枝条随风鸣叫。
在幽谷底沉思,在高山顶感慨悲伤。
乐器绷紧了的弦发不出缓弱的声音,而节操高尚的人就犹如这急弦。
人生处世真不容易,如何才能放宽我的胸襟呢?
眷顾我耿直的情怀,与古人相比真是感到惭愧。
注释
盗泉:水名,在今山东省境内。传说孔子经
简析
《猛虎行》是一首五言诗。此诗首四句写诗人自己坚守志节的苦心;中间十二句写自己迫于时命入仕,时日迁逝,不仅功业未成,就连立身也难;最后四句写自己内心的悔愧。全诗对偶整饬、情感真挚;表意曲折、内容丰富,表达了诗人在官场浮沉之中起伏的思绪和复杂的心情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诗作于西晋政治大变乱时期,沿用古乐府旧题。作者出身于东吴世族,自己则是“少有异才,文章冠世”,史称其“身长七尺,其声如雷”,“伏膺儒术,非礼勿动。”诗人在年二十时吴亡于晋,两个哥哥陆晏和陆景战死。他在晋武帝太康(280—289)末年,和弟弟陆云一同被召赴洛阳,受到重臣张华的激赏,名振一时,由张华推荐,曾官祭酒及著作郎等官。后来不幸陷入统治阶级内部纷争的圈子,在晋惠帝太安(302—303)初,一面被成都王司马颖信任,得为后将军,河北大都督;一面又遭受王粹、牵秀、卢志、孟玖等谗人中伤妒忌,名为主将,实则调度不灵,进退两难,不能自拔,这篇《猛虎行》,当即作于此时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陈君慧·古诗三百首:北方文艺出版社,2013
陆机
陆机(261-303),字士衡,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西晋文学家、书法家,孙吴丞相陆逊之孙、大司马陆抗之子,与其弟陆云合称“二陆”。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,曾历任平原内史、祭酒、著作郎等职,世称“陆平原”。后死于“八王之乱”,被夷三族。他“少有奇才,文章冠世”(《晋书·陆机传》),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,被誉为“太康之英”。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他的《平复帖》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。 133篇诗文 189条名句
沧海赋
曹丕〔魏晋〕
美百川之独宗,壮沧海之威神。经扶桑而遐逝,跨天涯而托身。惊涛暴骇,腾踊澎湃。铿訇隐邻,涌沸凌迈。于是鼋鼍渐离,泛滥淫游。鸿鸾孔鹄,哀鸣相求。扬鳞濯翼,载沉载浮。仰唼芳芝,俯漱清流。巨鱼横奔,厥势吞舟。尔乃钓大贝,采明珠;搴悬黎,收武夫。窥大麓之潜林,睹摇木之罗生。上蹇产以交错,下来风之泠泠。振绿叶以葳蕤,吐芬葩而扬荣。
华佗治病
陈寿〔魏晋〕
佗行道,见一人病咽塞,嗜食而不得下,家人车载欲往就医。佗闻其呻吟,驻车往视,语之曰:“向来道边有卖饼家,蒜齑大酢,从取三升食之,病自当去。”即如佗言,立吐蛇一枚,县车边,欲造佗。佗尚未还,小儿戏门前,逆见,自相谓曰:“似逢我公,车边病是也。”疾者前入坐,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。
任末好学
《拾遗记》〔魏晋〕
任末年十四,负笈从师,不惧险阻。或依林木之下,编茅为庵,削荆为笔,刻树汁为墨。夜则映星望月,暗则缕麻蒿以自照。观书有合意处,题其衣裳,以记其事。临终诫曰:“夫人好学,虽死犹存;不学者,虽存,谓之行尸走肉耳!”